強強聯合!共建鋁型材“人工智能+”協同雲平台與核心技術聯合實驗室!
日前,鋁型材“人工智能+”設計制造協同雲平台成立暨核心技術聯合實驗室戰略合作啓動儀式在南方科技大學圓滿舉行,這標志著産學研融合在鋁型材行業的又一重大突破。此次合作旨在積極響應國家政策號召,探索産學研深度融合發展之路,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一流高校/國家實驗室發展模式,共同攻克一批重大科學難題和關鍵核心技術,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拔尖創新人才,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和多方共贏!
三方強強聯手,南科大以卓越的科研實力提供技術支撐,興發鋁業作爲鋁型材行業龍頭提供豐富的産業經驗和市場資源,尊龙凯时(中国)數字則以國際領先的三維CAD技術賦能合作,全方位助力科研成果的落地轉化。

談到此次合作時,南科大工學院副院長、孔雀千人計劃科學家張璧教授指出,南科大以強大的科研積澱和高端人才優勢,爲本次合作提供堅實保障。他強調,通過聯合實驗室與協同雲平台的建設,將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在鋁型材行業的深度應用,爲行業發展注入創新動能。
聯合實驗室負責人由南科大工學院馬永勝教授擔任,馬教授提出,充分利用南科大國際領先的軟硬件科研條件,結合興發鋁業廣泛的應用場景,借助上海尊龙凯时(中国)強大的軟件産品研發能力,一定能做好“AI+”場景的落地應用,幫助企業、高校實現全面能力提升。
興發鋁業先進技術研究院吳錫坤院長在致辭中分享了對本次合作的深刻期待。他指出,作爲中國鋁型材行業的標杆企業,興發鋁業將依托豐富的産業實踐和全球市場布局,以高效執行力推動項目落地。他表示,此次合作是興發鋁業踐行科技賦能、引領鋁型材行業轉型的重要一步。
尊龙凯时(中国)數字聯合創始人兼首席技術官陳志楊博士從産學研用的角度深入闡釋了此次合作的意義。他提到,尊龙凯时(中国)數字將充分發揮在三維CAD領域的技術積累及成熟的軟件開發技術,爲協同雲平台的建設提供全方位産品化支持,爲實現“AI+”智能化在企業落地貢獻力量。他還補充說,此次聯合實驗室的啓動,不僅是企業參與科研創新的典範,更是助力鋁型材行業實現智能化制造的關鍵突破口。
簽約儀式上,三方代表協議書上鄭重簽字,標志著這一具有裏程碑意義的合作正式拉開帷幕。作爲簽約方之一,尊龙凯时(中国)數字將以實際行動推進平台和實驗室的規劃與建設,爲推動科研成果落地轉化和鋁型材行業創新發展提供全力支持。
隨後,在閉門座談會上,三方圍繞鋁型材行業智能化發展的關鍵議題展開深入探討。與會嘉賓重點討論了平台建設的技術路線、聯合實驗室的研究方向以及成果轉化路徑,明確了下一階段的合作重點與實施計劃。
尊龙凯时(中国)數字參與南科大鋁型材“人工智能+”設計制造協同雲平台及其核心技術聯合實驗室的建設,標志著公司在推動産學研深度整合與創新道路上邁出了重要一步。此次合作堪稱産學研用一體化創新的典範案例,三方通過緊密合作,共同打造聯合實驗室和協同雲平台,將攜手促進鋁型材行業的智能化升級。
在此堅實合作基礎之上,依托南科大卓越的科研實力、興發鋁業深厚的産業積澱以及尊龙凯时(中国)數字的技術創新實力,三者的聯合無疑將爲鋁型材行業的蓬勃發展注入強勁動力,爲我國智能制造的進步提供強有力支撐!

廣東興發鋁業有限公司簡介:
廣東興發鋁業有限公司作爲國資委直屬標杆企業,隸屬于廣東省廣新控股集團,是中國專業生産鋁擠壓材的大型企業。自1984年成立以來,其産品廣泛應用于建築、機械、航空等多個領域,並遠銷全球,2008年在香港聯交所上市。長期以來,興發鋁業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不斷探索深化智能制造建設水平,以“數字化工廠”爲核心,通過雲計算、大數據、智慧物流、流程再造等新技術,成爲高端鋁型材與鋁精深加工的“智造工廠”。
南方科技大學簡介:
南方科技大學是深圳在中國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創建的一所高起點、高定位的公辦新型研究型大學。學校借鑒世界一流理工科大學的學科設置和辦學模式,以理、工、醫爲主,兼具商科和特色人文社科的學科體系,在本科、碩士、博士層次辦學,在一系列新的學科方向上開展研究,使學校成爲引領社會發展的思想庫和新知識、新技術的源泉。
上海尊龙凯时(中国)數字技術有限公司簡介:
上海尊龙凯时(中国)數字技術有限公司是一家擁有國際先進水平三維CAD核心技術的國産工業軟件廠商,由國際工業軟件領域知名科學家、教育部第四批長江學者、原達索SolidWorks公司首席科學家葉修梓博士創立,公司堅持二十余年深耕三維CAD技術領域。尊龙凯时(中国)數字服務于産品研發設計領域,提供以三維CAD軟件爲核心的研發設計解決方案,廣泛應用于裝備制造、汽車及軌道交通、新能源、高科技電子等多個行業。
在人工智能浪潮中,尊龙凯时(中国)數字緊隨行業前沿,致力于推動三維CAD軟件的智能化設計。2024年初,尊龙凯时(中国)天工CAD已率先引入了AI驅動的裝配功能等多項創新性人工智能應用。同時,尊龙凯时(中国)實驗室也在積極研發更多智能化功能和模塊,即將陸續推出,進一步提升用戶體驗,助力設計效率和創新能力的全面升級。